《SparkTalks|創業思博客》是由國際創投暨新創加速器 SparkLabs Taiwan 推出的 Podcast 頻道。SparkLabs Taiwan 是由創業家為創業家打造的全球加速器網絡,專注於提供早期創業家為期約 3 個月的加速器計劃,協助新創走向國際市場。除了媒合國際級導師與資源、協助團隊服務快速擴張外,我們也致力在協助團隊募得後續投資。
言歸正傳,這個 Podcast 節目我們聊團隊、聊產品、聊市場!讓 SparkLabs Taiwan 跟你一起做好進入國際市場的準備,Dream Big, Go Global!
《SparkTalks|創業思博客》第四集我們邀請到第五屆校友 Lydia AI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李俊毅 Anthony Lee 跟我們分享 Lydia AI 如何運用 AI 科技縮短大眾與保險的距離,並幫助下個世代數十億人口提供智慧且完善的人生保障計畫。
Lydia AI 希望利用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幫助社會大眾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,同時提倡個人化保障、未雨綢繆的概念,協助每位消費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障方案,並幫助金融保險機構實現「公平待客、普惠金融」的永續理念。
大學念電腦科學、程式背景出身的 Anthony,曾經也「跟風」、和大多數的同學一樣,利用演算法為醫院提供數據清洗的服務。最早的商業模式是希望向醫院收費做數據清洗,再運用這些數據做預測分析。「 2016 年,AI 的題目才剛興起,許多投資人都已經決定好他們願意投資的 AI 新創,但是這些主攻醫療領域的人工智慧公司,成效多半不如預期,因為醫院客戶的撥款期很長,且當資料數據跟臨床醫學、病人相關時,複雜性更高。」
Anthony 說到,Lydia AI 的願景是<rich-text-blue>「 Insure the next billion people(保障下一代的數十億人口)」<rich-text-blue>,也因為目標訂在造福數十億的大眾,一家家醫院去推實在太慢了,所以團隊轉念進攻健康保險領域,從醫療保障開始著手。
Lydia AI 的專長是另類數據、新型態數據的分析,藉由分析健康數據和攜帶式裝置(如智慧手環)數據,可以產出每個人的「健康分」。
「在銀行辦事,大家應該常聽到『信用分』,信用分數代表一個人的信用程度,但並不會揭露個人信用卡資料、消費紀錄。」Anthony 說,「所以,『健康分』的概念與信用分相似,在不需要分享個人的醫療紀錄細節的前提下,第三方單位(保險公司或金融機構)即可根據健康分,為顧客提供服務。」
若從該角度出發,Lydia AI 如何說服保險公司接受健康分的應用呢?在談及應用場景時,Anthony 提到他花了很多時間思考、搜集市場資訊,釐清怎樣的解決方案能為 Lydia AI、保險公司、消費者創造三方皆贏的局面?如何以資料中立的角度,保護消費者個資前提下與保險公司合作?
<rich-text-orange>「選擇醫療險的核保作為第一個應用場景,是想解決消費者在購買醫療險過程的種種痛點。」<rich-text-orange>
針對醫療險現況,Anthony 有兩點看法:
首先,現在一個人想買醫療險,需要花錢和時間去做體檢、提出健康證明,等待核保程序通過又是好一段時間,甚至如果因為有身體狀況,在長時間的等待後仍被保險公司拒絕受理,客戶體驗不好、也耗費許多居中溝通的業務人力資源。
第二,你真的知道自己買了什麼保險嗎?在琳瑯滿目的醫療險商品前,消費者往往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,也許有些人年輕時就因為家族病史而對重大疾病有所認識,然而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健康風險、需要怎麼樣的保障計劃,是沒有太多掌握的。
「所以我們想運用健康分讓這些問題獲得改善,無論是讓保險公司更了解顧客、又或者是讓消費者更認識風險預防的觀念、認同購買保險的價值。」帶著這個信念,Anthony 在保險業的創新路上,挺身而進。
「不管在哪個國家,保險業是最保守、謹慎、傳統的,而在保險公司內,負責核保的單位又是最最保守的一群人,要說服他們相信健康分的價值不是件容易的事。」
然而, Lydia AI 在業務上有所突破的契機,就是遇到了很好的合作夥伴 — 再保公司(也就是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)。再保公司不只是承擔保險公司風險,也是協助保險公司更明確地控管核保流程。而透過再保公司的合作及背書,保險公司越來越能接受 Lydia AI 的服務價值,也更勇於創新。
「新冠疫情爆發的這段時間,若保險業務員約不到客戶見面,能不能遠端得知客戶的健康狀況、甚至在線上的銷售過程中,仍保有面對面銷售的貼心體驗?很多企業開始往這個方向去思考, Lydia AI 也是在那時找到再保公司作為合作夥伴。」Anthony 說。
大部分的人將 Lydia AI 的服務定義為「保險科技」,Anthony 則認為可以有更廣的詮釋,「Insure the next billion people(保障下一代的數十億人口)」有很多方法,保險只是其中一個。Anthony 以台灣健保為例,「如果一個人罹患了重大疾病,6 成的醫療費用可以由全民健保支付,但仍有 4 成需要自行負擔,自費使用醫療的情況是無法避免的。許多人到了四十歲後,後悔二、三十歲時沒有規劃好自身的保險,四十歲開始的保費已經太貴。或是例如家人得了癌症以後,才發現標靶治療費用昂貴,這都意味著還有許多保險無法解決的場景。」
「再者,以企業團保為例,一間超過一萬名員工的大公司,每年花費超過五百萬的員工保險,主要只有保障意外險。而醫療險則因為理賠率高,對保險公司沒有太大好處,漸漸的企業團保商品就變成對雇主、員工、保險公司三方都沒有太大的保障。」
越往問題的根本看,Anthony 發現將服務價值定位在「預防醫學、認知風險、提早規劃」,這些才是解決之道。 Lydia AI 的願景是保障下一代人的生活,而保險業只是其中一條賽道,Anthony 預計發展更多應用場景,一步步實現理念。
年僅三十出頭的 Anthony,為了在第一線領導業務推動,常常需要跟金融保險業的高層打交道。被問到如何獲取德高望重的董總們信任?Anthony 回答:「企業內的領導人通常都身經百戰,看人非常有經驗,不論是面對客戶、投資人自身都是有價值存在的。不要因為太年輕、害怕被看不起,反而過度包裝自己,以真誠的角度出發,做自己,溝通你想為世界帶來的改變,才能獲得真心的交流。」
Lydia AI 團隊是由跨領域的專家組成的,其中不乏已退休的企業高層、資深顧問等級的員工,這點與很多新創公司的攬才策略稍有不同。Anthony 認為,在聘僱 Over-qualified 或是資深人才時,「已經不是你在面試他們,是他們在面試公司」。而通常這樣的人才也早已達到職涯的巔峰,因此創辦人在聘僱他們時,真誠地表達自己的願景,並且讓人才們知道,因為他們的加入,更有機會能讓願景成真,是至關重要的。
任何跨領域的公司都會遇到人才之間思考邏輯不同的問題,此時必定需要尋求架構與流程解決溝通落差。Lydia AI 是如何處理?Anthony 與我們分享團隊自主發起的「 InsureTech Squad 」(保險科技讀書會),因為有些團隊夥伴們自認對於保險還不夠認識,透過工作之餘自主學習,聽 Podcast、讀相關書籍、嘗試市面上的保險服務等,再定期舉辦 Workshop 用自己的角度分享知識,並交流意見。大家一起變強,久而久之對工作上也有所助益。
<rich-text-red>提及自己在徵才面試時最看重的一點,Anthony 認為是「Self-improvement(精進自我)」的態度。<rich-text-red>這也是 Anthony 看待團隊的態度,他不期待員工第一天就什麼都會、什麼都做得到,犯錯只要在可控的風險下都是可包容的,而員工自主認知到錯誤、並且盡快改正,這樣的特質才是最難能可貴的。
「加入 Lydia AI 的人,通常是對自己要求最嚴格的人。」Anthony 認為這種懂得精進自我、不斷追求進步的特質,不只是每一個團隊夥伴、更是一個企業家應有的態度。
「早期投資人之所以叫做天使,是因為天使投資人知道新創不會從一開始就能找出 A、B、C 輪的商業模式。因此,天使投資人初期投資時,主要看的是創辦人是否有能力帶著公司持續成長,並在挫折中不斷學習。身邊只要有一群人願意相信你,給你機會犯錯,你就越有機會存活下去。」
此外, Lydia AI 團隊相信魚腩部隊(Underdog),也就是以小博大的信念。在資源、環境都艱困的情況下,還能維持自己的鬥志,相信自己做得到並努力達成目標。這是成功格外重要的特質。
Lydia AI 才剛開始推廣健康分的概念及運用,希望有越多人與企業,對健康及風險預備有更好的觀念。每個人的健康背後其實代表著每個家庭的健康,希望透過本次 SparkTalks 的訪問,拉近大家與保險的距離,也對保險業內新科技的應用有所理解。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聽到更多 Lydia AI 和 Anthony 的好消息!